农业产业园具有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等功能,为乡村振兴和全民富裕提供新思路。绿色发展是重点,包括推广农业绿色技术、培育绿色主体等。建议构建"多规合一"平台,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引入多种资本,完善联农机制,构建品牌标准化体系等。规划设计包括建设条件、定位、发展战略、功能设计等九个章节。绿态农业规划设计公司提供农业园区创建和规划、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规划、农业产业园项目策划、规划设计等服务。
内容导读:
【一】农业产业园的主要作用
【二】农业产业园的绿色发展
【三】现代农业园的发展建议
【四】现代农业园的规划设计
现代农业产业园具有突出的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功能作用,为盘活乡村产业、促进三产融合、拓展产业链条提供了新的思路,是推进乡村振兴、全民富裕的又一重要抓手。以下是绿态农业规划设计公司对农业产业园做的相关分析,以及对农业绿色发展、农业产业园规划的相关建议。出评估、做规划,认准绿态农业规划设计公司。
【一】农业产业园的主要作用
1.1 让产业链升级
创建一个农业产业园,一定区域范围内就有了一定的规模,人才、科技、资金等生产要素会往园里集中,龙头企业带动下,全产业链升级就有了保证。像消费者熟悉的正阳花生、五常大米、潜江小龙虾、安溪铁观音、金乡大蒜产业,都是在各地的国家级产业园里"升华"的。
1.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一边是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一边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农业产业园可以作为示范园,打造一个质量高地,向周边洼地溢出扩散。园区里高科技、新装备、大数据越来越常见,不少在产业园务工的职业农民对这些新生事物已经很熟悉了,周边农民也开始尝试着使用起来。
1.3 打通城与乡的融合
农业产业园里有工业,也有农业,有些产业园所在地看起来像城镇,园外又是大片的田园,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游客走进产业园,可以参观工厂,走出产业园,还能乡村旅游。城与乡的空间界限模糊了,城乡间的要素流动路线不再是单向街,而改为了双向车道。
【二】农业产业园的绿色发展
根据最近发布的《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中提到重点任务为:集成推广农业绿色技术、加快培育农业绿色主体、探索构建农业绿色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机制。
其中,集成推广农业绿色技术主要包括:
(1)加快应用农业资源节约集约技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实施化肥减量行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推 进有机肥替代化肥,鼓励整县推行统测、统配、统供、统施 "四统一"服务。
(3)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节水节料饲喂、节水清粪等实用技术装备,实现 源头减量。
(4)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县(市、区、旗)全域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行动,以肥料化、饲料化、 能源化为主攻方向,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
(5)治理"白色污染"。以西北地区用膜大县为重点,开展农膜回收利用行动,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集成应用地膜 机械捡拾、适期揭膜等高效回收技术。
(6)推广农业减排固碳技术。指导先行区和示范区制定农业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稻田水分管理、农田氮肥减量增效、牛羊精准饲喂、渔船渔机节能等减排技术, 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业散煤清洁能源替代。
【三】现代农业园的发展建议
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我们做出以下九大建议:
3.1 要构建"多规合一"平台
要构建"多规合一"平台,科学合理编制"十四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需要集土地、财政、交通、旅游等众多规划于一体,但当前的我国农业农村、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规划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经常出现规划冗余、落地效果不佳等现象。
3.2 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
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既要发挥经济带动作用,又要保障粮食安全,建议在粮食主产区设立以生态高值粮食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高值粮食产业是充分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粮食产业,兼具全新的技术体系及生产模式,以及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等特性。
3.3 引入"三种资本
引入"三种资本",提升国家财政扶农资金撬动能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引入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投资农业,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3.4 建设农业全产业链
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构建集产、销、游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体系;
二是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提升初级农产品价值;
三是在园区内发展农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农村第三产业。
3.5 姓农、务农、为农、兴农
完善联农、带农、惠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利益。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根本宗旨,要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惠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利益。
一是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等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股权型、分红型等合作机制,与农民共享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成果;
二是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在园区内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建立一批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
三是全面推进产村融合,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生产在园、加工在村、收益在民"等产村相融、园村共建模式。
3.6 品牌标准化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标准化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要迎合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需求,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标准化体系。
3.7 推行农业园区绿色发展
推行农业园区绿色转型实施方案,集成推广农业绿色技术、加快培育农业绿色主体、探索构建农业绿色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机制。
3.8 考核及验收标准
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修订和完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考核及验收标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考核及验收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及生态类型实际,切忌搞"一刀切"。
3.9 完善管理及考核机制
建立现代农业园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园区的跟踪监测及评价。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作用,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管理及考核机制。
【四】现代农业园的规划设计
我们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九个章节。
(一)建设条件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园区所在区域所做的该区域农业园区宏观布局规划的成果(如没有,可以收集相关的文件或导向性政策以及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2)当地农业现状(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主要产业等);
(3)各级农产品市场情况(包括地区、全国乃至相关的世界市场);
(4)园区所在地自然条件(包括环境污染程度);
(5)园区所在地社会条件。
(二)园区定位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园区的性质与规模;
(2)园区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
(3)园区的发展阶段及每阶段的发展目标。
(三)发展战略
内容主要有:
(1)确定实现园区目标的可能途径;
(2)找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3)制定园区发展的战略。
(四)发展规划
主要有6点:
(1)各级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2)关键技术选择;
(3)适用性评估;
(4)制定操作方案;
(5)投资及运行费用测算;
(6)效益与风险评估。
(五)功能设计
对规划的园区项目进行合理的布局,以发挥最大效益。工作内容有:
(1)土地利用现状及利用效益评估;
(2)产业关联程度分析;
(3)功能分析;
(4)体现"定性与定位"部分的要求。
(五)空间布局
主要内容有:
(1)确定若干功能区;
(2)确定景观及经济轴线;
(3)划定产业带;
(4)划定核心区、示范区以及辐射区的范围;
(5)完成功能布局图。
(六)土地规划
包括:
(1)生产用地规划;
(2)村镇规划;
(3)道路系统规划;
(4)林地规划;
(5)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图。
(七)辅助系统
包括六个方面:
(1)确定景观林、防护林以及苗圃的位置;
(2)确定适当的景观绿地;
(3)重新组织园区水系,使之符合生产、交通以及景观的三重需要;
(4)设计一条或若干条(视园区大小和景点/示范点多少而定)景观游线;
(5)调整旅游接待设施的位置与数量;
(6)完成景观系统规划图。
(八)绿色农产品环境保障规划
主要包括八个部分:
(1)园区及所处区域环境现状分析(特别是土壤与水体以及限制性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2)规划目标、治理期限以及范围;
(3)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控制目标;
(4)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
(5)大气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
(6)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与资源化规划;
(7)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8)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与管理对策。
(九)园区运行模式规划
(1)组织与管理模式
(2)园区运行机制:①资金筹措机制; ②土地流转机制; ③技术支撑机制; ④经营机制; ⑤风险保障机制。
关于农业产业园项目策划、产业园规划设计、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规划等,可找绿态农业规划设计公司。「绿态」(四川省绿态农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主要从事农业、林业、牧业、草业、水利行业项目的咨询、规划、设计和测绘专业工作,已取得国家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