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眉山市天府新区深入贯彻中省市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决策部署,统筹谋划、多措并举、一体推进,奋力绘就蓝图美、产业美、人居美、服务美、文明美“五美乡村”。一是突出重点。先后印发《眉山天府新区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眉山天府新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五美乡村”工作推进方案》
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坚持从乡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巴州区化成镇长潭河村先后荣获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四川十大最亮眼村居、全省“AAAAA”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该村持续在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上下功夫、出实招,着力提升乡村“和”“美”内涵。
近年来,成都邛崃天台山高兴片区抢抓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机遇,依托自然资源本底,聚焦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红色研学、民俗体验、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创新“四方联营公司”“1+4村集体+”等新机制。高兴村先后获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成都市和美乡村先行村等荣誉,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为了让大米的口感更软糯好吃,近期,重庆水稻专家李经勇深入新疆阿克苏、伊宁等地考察、交流,带回了10余份当地“软米”“雪米”育种材料。无独有偶,为了培育耐高温干旱大豆品种,近期,豆类专家杜成章也联合川渝多家科研机构,借助今年特殊的“超长待机”高温伏旱天气,在四川盆地开展了一场对“十月黄”耐旱大豆资源的搜寻。
今年,甘肃省农信联社党委深入推进党建“112强基工程”,以狠抓党建工作“1+N”制度体系落实为抓手,纵深推进以“金融助理”为主角的“党建+金融”“双基联动”活动,全力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化险、改革的实际成效。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从2013年的457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万亿元。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优势明显而又潜力巨大的林下经济,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碳释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我国70%以上的草原正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危机,退化草场严重影响着草原生态服务功能发挥和地方可持续发展。
日前,在巴中市农高区平昌区块重点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上,一台台大型机械设备整齐排列、蓄势待发。随着肉牛屠宰加工、优质牧草种植、木材产业集群、再生资源利用、陆地海洋牧场等多个领域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平昌县全面吹响了先行示范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奋进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