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田野里的作物长势喜人。站在蓬安县河舒镇小板桥村的高处,放眼望去,翠绿的油菜郁郁葱葱,四周的产业便道、灌溉渠系四通八达,一片喜人景象。去年5月,蓬安县成为全国首批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接下来的4年内,将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总面积43.85万亩,涉及该县21个乡镇(街道)237个村(社区)。
南部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覆盖全县14个乡镇71个村,建设标准果园9万亩,2024年2月成功认定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聚焦共建共享,探索建立“公司+业主+大户”“村委+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农带农,让更多农户分享园区发展带来的红利。园区内培育家庭农场40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带动入园农户人均增收8000余元,真正让百姓实现就业有岗位、收入有来源。
整合资金1.4亿元,引导豪尔泰服饰等龙头企业,采取盘活乡镇闲置资产等方式,建成乡村工厂11个,实施“企业+乡镇+工厂”联动运营。2024年,乡村工厂实现产值2.3亿元。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就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年以来,云南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全力推进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全面助力粮食产能提升。秋收时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吕合镇回龙村委会,五本村民小组的150亩稻田里集中展示了由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团队自育的28个水稻新品种。这些品种将通过筛选审定后大面积推广应用,助推楚雄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华蓥市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特色做精农业产业,内外兼修提升农村环境,因地制宜深化城乡融合,和美乡村底色更浓、亮色更显、成色更足。稳步推进章广寨和美乡村城乡融合示范、华蓥市和美乡村城乡深度融合组团发展等4个项目,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34.5公里,累计改造五类农房300余户,建成上坝桥村梨奇世界、花庙嘴村稻鸭部落城乡融合发展典型2个,打造和美乡村“样板间”。
近日,江油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先正达集团中国签订了《共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和拓展了以制种产业和现代农业为抓手的务实合作,共同打造政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深入推动政企合作,实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共建共享,江油市找准四个发力点,推动杂交水稻制种逐步振兴。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难点在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今年以来,江油市聚焦省委赋予的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改革任务,因地制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目标、真抓实干,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