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同样要遵循这个大逻辑。农业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方面具有特殊性,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既要遵循创新驱动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压舱石”特殊使命,长远看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现阶段要锚定稳产保供目标,把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拓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建立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之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着眼未来,培育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产业,也要瞄准传统产业所需,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改造、提升、优化传统产业,最终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存在农业发展基础支撑不够、产业链条短、品牌体系尚未形成、龙头带动能力不强、外部风险挑战持续加大等内外部矛盾。如果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进行生产要素的迭代升级和创新组合,提高农业的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那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将会在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下以更优的路径实现现代化发展。
什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的管理理念,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优化以及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的新型生产力。其本质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据了解,按照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部署,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仿种子”问题治理,目前已陆续发布六批撤销登记品种公告,完成了向日葵“仿种子”清理,正在开展黄瓜、甜瓜等登记作物问题品种清理工作。
2024年4月23日,农业农村部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座谈会,部党组成员李敬辉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财政支农投入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压实各级责任,高质量做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工作。
为准确认定林草行业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指导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我局安全生产办公室研究编制了《林草行业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4年4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国库司司长李先忠、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第一,注重在“地”上多维用力,支持夯实粮食生产根基。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指导地方用好2023年底增发的国债资金2249亿元,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改造提升等项目,今年通过转移支付等继续予以支持,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2024年4月18日,国家林草局召开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将打造200个服务集体林改试点类型林场,支持3个先行区和7个试点市先行先试,力争取得新突破新成果。我国集体林地面积25.68亿亩、约占我国林地总面积的60%,森林蓄积84.61亿立方米、约占我国森林总蓄积的45%,分布在全国2600多个县,涉及1亿多农户,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国家林草局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紧抓动员部署、任务分解、配套政策、试点探索,推动全国集体林改再出发。